現代農業是指現代世界范圍內處于先進水平的農業形態。現代農業的主要特征是可持續發展農業、是現代生物技術與傳統技術相結合的農業、是以現代工業裝備和信息技術所武裝的農業、是標準化農業。以農產品深加工為主體的食品等多元化產品制造技術迅猛發展,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動力。
現代農業的核心是標準化農業,農業標準化是建設現代農業之根本。它是加速我國農業產業化進程的需要;是發展品牌農業,創名牌產品,保證產品質量的需要;是加快農業科技成果推廣應用的需要;是保障農產品質量和安全的需要;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總之,實施農業標準化,是建設現代農業所必須,對促進農業產業化,提高農產品質量,增強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合理利用資源,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我國農業標準體系主要以農業投放品、產地環境、農產品流通、質量控制和檢驗檢測、疾病防控、生物安全和生態保護為重點。針對不同地域農業標準體系建設應圍繞地區主導產業、特色產品和重點領域,以品種改良、安全高效生產技術規程、良好操作規范等方面為重點,建立適應本地區的農業標準體系。物流標準包括包裝、標志、儲運;質量標準包括感官理化品質、安全衛生;技術規程包括種植、養殖、加工;方法標準包括抽樣、制樣、實驗。
在生產領域,重點抓好產地環境標準、農業規范的實施,強化農藥、獸藥、化肥等農業投放品合理使用和安全控制,以及動植物檢疫防疫等標準實施;在加工領域,重點組織加工場地環境、加工操作規范、畜禽屠宰安全衛生標準實施,加快農產品深加工產業標準化,提高附加值,延長產業鏈,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在流通領域,重點組織產品包裝材料、運輸器具、倉儲設備及場地環境衛生、農產品質量溯源制度,保障農產品安全。
以易中聯集團+示范基地+標準化服務組織形式,開展農產品標準化示范工作,開展對區域大宗農作物的產業鏈進行集約化、機械化、現代化服務,引導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延伸產業鏈、培育品牌為重點的示范區建設,充分整合資源,增強示范區輻射帶動作用,擴大影響,力爭達到“選好項目,建立體系,形成龍頭,創立品牌,帶動產業,致富百姓”。
通過示范園區建設和開展標準化的現代農業服務達到農業生產經營標準化水平和組織化程度有較大提高,促進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現代化發展;生產經營和管理者標準化意識普遍提高,農民標準化生產意識和技能明顯增強,形成相對穩定的技術服務和管理隊伍;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方法等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推廣能力明顯增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明顯提高,形成基本的檢測手段和監管能力,能夠保障食品安全;農業生產效率、農民收入明顯提高,生態環境改善,示范帶動作用顯著,取得良好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